今年,我市将法律援助扩面工程列为2025年20项民生实事,市司法局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目标,通过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强化宣传覆盖面等举措,切实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在广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市民韩金环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此前,她因孩子哮喘急需治疗费用,却迟迟拿不到抚养费,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后来她找到了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援助律师在了解事情细节后,全程帮助她整理证据、对接法院,顺利地解决了问题,37000元抚养费及时到位,解了孩子治疗的燃眉之急。

广阳区法律受援人 韩金环:我是通过社区发放宣传资料知道了司法局可以为咱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然后我第一时间就来到司法局进行一些资料的申请,申请完以后司法局为我指派了专业律师,律师跑前跑后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河北艺森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峥:将她手中的材料证据进行整理,第一时间也到法院进行立案,我们在这期间和对方进行多次沟通,但是因为最终结果没有达成调解,所以我们经过法院判决审理,最后这个判决是支持了我们的诉求。
同样感受到法律援助力量的,还有市民侯建文。两年前,他在廊坊开发区工作时被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关键劳动合同证据缺失,维权之路举步维艰。

法律受援人 侯建文:当时派遣公司突然间把我解雇,我心里边非常不舒服,知道咱有法律援助中心,我们就给这打了热线电话,来了之后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就给我派了吴律师。
在律师的多方努力下,案件最终胜诉,他顺利拿到了拖欠的工资和离职补偿金31000元。为此,他特意带着“司法救助 真心为民”“律法精湛 不负重托”两面锦旗,向市法律援助中心表达谢意。


河北天源通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志明:我作为一名普通律师,参与这个相应的法律援助,我感到十分荣幸,也替当事人感到万分的高兴,终于把他的辛苦钱拿回来了。我会继续投入法律援助的工作,为老百姓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这些暖心案例的背后,是我市法律援助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让群众“求助有门、受援及时”,我市司法系统创新便民服务方式,畅通法律援助热线,优化申请审批流程,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经济困难群众即时审查、及时指派;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严重疾病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制定律师值班制度,每天安排辖区执业律师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坐班,现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

同时对12348热线平台扩容提质,通过增加席位、增派律师、全员轮训等方式,确保群众、企业法律咨询“打得进、接得快、答得准”。截至目前,市法律援助中心已接听热线咨询3.8万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425件,为1854人提供法律帮助。

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 宫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群众急难愁盼着手,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不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高质量的法援惠民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