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来自山西大同的农民工老王满怀感激之情,手持两面锦旗走进廊坊市法律援助中心。他激动地说:“多亏了法援中心和律师的全力帮助,我和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才能胜诉!”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启动以来,廊坊市司法局聚焦劳动者急难愁盼,通过专业化法律援助服务,全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为劳动者撑起法律“保护伞”,助力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畅通渠道,满足多元化法律需求

一是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流程。在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劳动者的法律援助申请,简化申请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实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等制度,确保劳动者能够便捷、高效的获得法律援助。广阳区、三河市建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服务模式,对申请法律援助并经审核符合受理条件且适宜调解的欠薪纠纷,由法律援助中心人员协同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解决纠纷,以减轻当事人诉累。二是线上线下齐联动,提升服务效率。线上充分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以及中国法律服务网等相关平台,第一时间响应劳动者的法律服务诉求,及时处置欠薪等劳动争议线索、解答咨询。同时组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经验丰富的律师梳理12348热线中劳动争议高频咨询问题,制作问答手册,为劳动者提供精准、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线下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在人社、妇联等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站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服务。
优化服务,提升援助质效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建办案律师团队,根据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及承办人特长指派案件;通过法援机构推荐、业务培训等方式,遴选出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志愿律师,成立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律师团,以同行评估持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二是提高案件质量。积极推行律师同行评估与受援人回访、办案机关满意度评价机制,定期对法律援助律师进行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对复杂疑难、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等劳动争议案件开展庭审旁听活动,监管案件办理情况,实现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深入宣传,提高援助知晓率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劳动者群体类别、特点需求、就业形态等,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个体工商户、建筑工地等地,开展专题宣传活动,提升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劳动法律知识,重点围绕劳动合同签订、加班费、社会保险等内容为企业展开“法治体检”,助力企业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在全社会营造关爱劳动者的法治氛围。

自“安心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紧扣劳动者权益保障主题,积极创新普法形式,累计开展专题宣讲活动11场,覆盖劳动者及用人单位1800余人次,宣传资料超2000份,切实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活动成效,定期走进企业车间、建筑工地、社区广场,面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精准对接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不断织密劳动者权益保障法治网络。